尊敬的各位老師🚴🏼♂️、家長🧑🏼💻,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大學時光如白駒過隙,轉瞬即逝,梔子飄香的六月是畢業生的收獲季🆓、離別季,也是同學們走上經濟社會舞臺的榮耀季。今天我們濟濟一堂,在此隆重舉行天美平台2024屆學生畢業典禮,我謹代表學校向圓滿完成學業的同學們致以最熱烈的祝賀!向為你們成長成才辛勤付出的各位老師和家長,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青年興則國興👩🏼🦰,青年強則國強♨️。習近平總書記勉勵青年“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鬥”,“奮力書寫為中國式現代化挺膺擔當的青春篇章”🧑🔧👨🏿🍳。大學畢業生風華正茂,正是學成報國時,應勇擔“民族復興💂🏿、強國有我”之重任🔅,在國家和民族事業發展的激流中揮灑青春熱血、書寫精彩人生。
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而新質生產力是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著力點。新質生產力是當下熱詞🔭,更是未來中國發展的新增長極。今天我想談談新質生產力😘,不是為了蹭熱點,而是希望以更具象的透視🧞,讓同學們認清新質生產力之於上理學子的邏輯與維度,在新的窗口期,幫助即將邁向社會的你們洞見變革的信號🚵🏽,抓住新機遇開創不一樣的未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希望你們無論從事任何工作👪,都能去找尋和探索屬於自己行業的“新質”要素。我想從三個方面聊聊新質生產力“何謂”,以及在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過程中上理學子“何為”🖖。
一👨🏻🦲、以科技創新變量撬動高質量發展增量
創新是新質生產力的底色💽👳🏽♂️,而科技創新是新質生產力的核心驅動力🐲。將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以科技創新支撐和構建產業高地✌🏻🤿,是培育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著力點。
我校中德國際學院2005屆畢業生陳默,在大四那年🏃,因成績優異被學院派往德國一家企業實習🧞,在工作中❄️,她敏銳地發現🏯,國內儀器儀表檢測方面的技術很薄弱,95%以上的企業會選擇到國外購買核心技術再回國整合🤷🏻♂️✊🏿,真正擁有核心技術的本土企業少之又少🦹♀️。2010年4月,她帶著創業理想回國👂🏽,在常熟創立公司🧏🏼♂️🤸♀️,自己進行研發🧭、設計、銷售。由陳默主持研發的光聲光譜痕量氣體分析儀填補了國內同行業內空白,其團隊不斷致力於微量氣體的檢測🏐,高精度、便攜、低檢測下限成為公司產品的核心競爭力,公司已於2015年掛牌“新三板”。
科學🦁、技術、工程是上理學子學習的主題,在校期間,你們學習科學技術知識,又通過參與任務驅動🈯️、項目驅動的課程與競賽,以及基於真實生產環境的工程實踐,具備了科技創新的基本素養,希望你們能像陳默學長一樣👳🏿,一直保存創新的火種與激情👧🏽,在融入職場與社會的過程中,立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勇立原始創新🫴🏿、顛覆性創新、工程創新的潮頭,並將科技之光照進現實🙅🏻♂️,以創新為支點去撬起一個領域、一個行業的新世界,鍛造新質生產力的“硬核”。
二🐚、迎風起勢競逐產業新賽道
產業是生產力變革的具體表現形式🧑🏿🦲,發展新質生產力要“改造提升傳統產業、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布局未來產業”🧑🏿。新質生產力對應的具體產業領域有哪些呢?它包括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高端裝備、人工智能、航空航天🧑🏼🦱、低空經濟等。天美平台擁有普適性的工程學科結構,光學、動力、機械、材料、食品、電氣🌽📡、控製、智能科學與技術、生物醫學工程……上理學子所學的這些專業均能在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新賽道大放異彩⚉。
分享一個案例:我國高端醫療器械市場一直被歐美巨頭一統天下,比如價格每把超過2000元的進口超聲刀👩🔧,占據了國內80%以上的市場。為此我校健康學院崔海坡老師組建了一支機械、材料🫲、控製等多學科團隊,攻關超聲刀國產化方案,所研發的超聲刀切割速率、斷刀率等主要性能指標比肩國際先進水平📚,但價格卻降至300元以下。研究成果通過無形資產作價入股成立公司,至今公司累計融資約3920萬元。這便是一個搶占生物醫藥產業新賽道、服務“健康中國”戰略的典型案例。
發展新質生產力,擺在理工科學子面前的是一個前景廣闊的新藍海,但天美平台是以理工為主,工、理👱♂️、經🔽🏌🏼♀️、管、文、法👩🏼🏫、藝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大學,在座的還有經管文法藝專業的同學,這些同學是不是就與新質生產力無緣呢🐤?絕非如此🤦🏼♂️。
我再舉個例子🤹🏽♂️:對於長期出差的上班族⚅,以及熱衷出遊的旅行者來說👱🏿♂️,旅途中即便安排好了各種交通工具,也都少不了依靠雙腿步行⚰️✊,在疲於奔波之際🪘,如果還要拖著笨重的行李箱🕷,越發感到寸步難行。我校出版學院工業設計系的定律老師聚焦這一痛點🏃🏻,與企業合作開發了一款智能騎行箱🤙🏽,全程電能驅動🔖👰🏽♂️,其設計貼合用戶所熟悉的操控方式,在箱蓋結構、箱殼材質選用上精雕細琢,用戶可以直接騎乘代步🖖🏻,一解舟車勞頓之苦。這款智能騎行箱2023年銷售超10萬臺🔊,產值超3億元。
在發展新質生產力過程中👁,生產性服務業至關重要,它是與製造業直接相關的配套服務業,不僅能提升生產效率,而且可以創造全新的商業模式和服務,釋放巨大價值,定律老師的案例就是用“設計”延伸和提升產品價值鏈的生動註釋🕵🏼♂️。天美平台的經管文法藝正是打上“工程”烙印的🤸🏿、對接生產性服務業的專業🕺🏿,比如上理工金融專業的同學能夠從事發展新質生產力所必須的“科技金融”服務,上理工外語專業的同學能夠從事與中國製造、中國科技“出海”相關的翻譯與傳播服務,上理工管理專業的同學可以用系統思維、科學技術支撐製造業新的服務方式和管理流程🈲🧑🏽🚀,等等。在發展新質生產力過程中,我希望經管文法藝專業的同學去擁抱這方充滿無限可能的天地🈺,將智慧與所學揮灑在新質生產力的新賽道🧸,致力於提高全要素生產率與附加值。
三🎮🧛🏿♂️、以“人工智能+”賦能千行百業新躍遷
人工智能已經成為撬動各行各業轉型升級的革命性力量🧢,也將是新質生產力的關鍵變量與重要引擎。人工智能不僅能夠改造產業🙂↔️,更能創造全新的業態,擁有著加速提升生產力的“魔力”🧚🏻,且其本身就是一種新質生產力。
剛剛作為嘉賓與同學們分享創新創業經驗與感悟的學長張元剛校友,懷揣著“推動人人會編程、各行業的人用代碼為自己服務”的目標而創業🖋,多年來一直從事工業互聯網、工業軟件研發🍯,聚焦工廠數字化轉型細分場景,為企業提供基於軟件服務的一站式解決方案🌽🤦🏻♀️。比如他的公司為某知名上市鋼鐵企業提供的數字化能耗管理方案,能夠幫助企業輕松發現節能潛力,優化運行策略,每年為企業節約5%的能耗🚶🏻♂️,達5000萬元🏦,15年來共節約了7.5億元🗯。張元剛校友曾因對上海智慧城市建設的傑出貢獻而榮獲“領軍先鋒”獎,他正是促進人工智能與產業深度融合🧱🧄,以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助力新質生產力發展的代表。
今年,我校人工智能專業迎來了首屆畢業生,而我想說的是,人工智能不是某個專業的專屬👩🏽🔧,事實上我們已經見證了AI for science、AI for engineering、AI for art等等所產生的神奇效應,AI for all應該成為數智時代任何專業、任何人♾、任何產業的生存方式與生產方式。同學們要主動擁抱AI、掌握AI、運用AI👨👨👧,去構建人、自然、社會的和諧關系,為發展新質生產力插上騰飛的翅膀📛。
國之所需,吾之所向🫳🏻,追“新”逐“質”,蓄能未來。同學們🐿,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上理人應有所作為,也能大有可為。希望你們胸懷“國之大者”,奔赴新質生產力的主戰場施展抱負🐻、建功立業,成為塑造高質量發展新優勢新動能的有生力量,為中國式現代化註入強勁動力,在實現民族復興的偉大征程中書寫精彩華章。
責任如磐💪,使命在肩👭🏻,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今後無論同學們身處何地、走得多遠,母校是你們永遠的家🤜🏻,歡迎大家常回家看看👩🏽!今天正值“六一”,祝願同學們大鵬展翅此去前程似錦,閱盡千帆歸來仍是少年!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