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中辦發〔2020〕36號)和學校黨委《天美平台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美育工作的實施意見》要求,全面實施美育浸潤行動,天美平台滬江學院將於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邀請校外相關領域的著名專家學者,再次舉辦《美育十講》講座式課程🐧,具體安排如下🕐:
第一講:近代上海魔都特性解析之一🚄:中外利益共同體的形成與特質
主講:熊月之(上海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歷史學家)
時間:2月28日(星期三)
第二講🕺:近代上海魔都特性解析之二:五方雜處與華洋混處
主講🎅🏽:熊月之(上海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歷史學家)
時間:3月6日(星期三)
第三講🧚🏻♀️🥺:淺談書法之美
主講🫂🙍🏿♂️:章宏偉(上海書法家協會副秘書長)
時間:3月13日(星期三)
第四講:一把二胡行天下——馬曉輝“校園行”賞析講壇之一
主講:馬曉輝(國家一級演員,著名二胡表演藝術家)
時間👩🏻🎨:3月20日(星期三)
第五講:一把二胡行天下——馬曉輝“校園行”賞析講壇之二
主講💦🫶🏿:馬曉輝(國家一級演員,著名二胡表演藝術家)
時間:3月27日(星期三)
第六講:以銅為鏡映千秋
主講:李國強(洛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員)
時間👍🏽:4月3日(星期三)
第七講:論中國唐三彩的藝術之美
主講:李國強(洛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員)
時間🧏♀️👩❤️💋👩:4月10日(星期三)
第八講👩🦰:走進中國文物之美
主講:褚馨(上海博物館展覽部副主任)
時間🐭:4月17日(星期三)
第九講:上博展覽中的世界藝術巡禮
主講:褚馨(上海博物館展覽部副主任)
時間🧔🏿♂️🪢:4月24日(星期三)
附:主講人簡介
熊月之🚣🏻,曾任上海社會科學院副院長 🖍、歷史研究所所長、所學術委員會主任🔺👎、研究員、復旦大學暨華東師範大學歷史學博士生導師🩰、上海市政協委員🏋️♂️🐧、市歷史學會會長、中國史學會副會長。研究領域包括中國近代史💮✣、社會史🍯、城市史🧝🏼、思想文化史等,曾主持“上海通史”“異質文化交織下的都市文化——近代上海社會生活研究”“上海社會生活史研究”等各級各類重大課題🧛♀️。
章宏偉,書法與篆刻師從除正濂👈🏻、王德祥、韓天街諸先生。擅隸🤽🏽🙈、行🧙🏼♂️✍🏻,隸書雄強👩🏿🚀,行書渾厚,以《張遷碑》《石門頌》以及顏真卿諸碑一路融化出來的筆意和體勢,形成了作品中高古正大、雄強凝重的氣質。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上海書法家協會副秘書長⛹🏼♀️,上海市青年書法家協會副主席🐽、上海市書協篆隸委員會委員。作品數次入選國展🦵🏻、參加上海大型書展和對外交流活動,為上海爭得了榮譽。
馬曉輝:畢業於上海音樂學院♐️🦶🏽,師從王乙教授。國家一級演員,教育家、作曲家🍡✸,海派民樂領軍人物,著名二胡表演藝術家,上海民族樂團著名二胡獨奏家,聯合國東方藝術中心上海委員。歐美訪問學者、海內外大學客座教授,奧斯卡原創音樂獎(《臥虎藏龍》二胡獨奏)𓀈。中國民族管弦樂協會常務理事,中國音樂家協會二胡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國家藝術基金專家評委⬇️🟦,全國“金鐘獎”專家評委。全球世博文化大使🏇🏼,聯合國國際和平藝術家,聯合國和平音樂會音樂大使🧏🏽♂️💆🏼♀️,上海申博文化大使,跨界藝術大師,美育藝術大師,音樂療愈大師,中國“特奧會”愛心大使。中華文化音樂公益大使👨🏻🍳,中華文化促進會樂器產業協作體榮譽顧問,上海文史館特約研究員。
李國強☆⛹🏿♂️,洛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員,從事文物藝術研究、管理陳列🐰、鑒定評估工作32年,致力於中國古陶瓷唐三彩🐓、青銅器、古玉、古燈的研究🏄🏽♀️,出版專著有《慢夜燈語〉巜鏡映千秋—-歷代銅鏡鑒藏與賞析》🧑🧑🧒,在國內核心期刊報刊發表《略倫古代銅鏡的鑒別》《細賞銅鏡背上的風光》《唐三彩的“相馬經”》《唐三彩辨偽新探》《唐代歷史的另類見證:千姿百態的女俑發型》等專業論文章七十余篇,參加《中國古陶瓷鑒定評估行業標準》的修定。為中國唐三彩研究保護與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獲“洛陽市科技和學術帶頭人”,“最美洛陽人”等稱號。
褚馨,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博士,海外高層次人才,曾任職復旦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系👿,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特邀策展人👩🏼🍼,美國漢庭頓圖書館、美術館和植物園研究學者🥗👩🏻⚕️。現任上海博物館展覽部副主任🏉,主要從事國際性展覽的策劃與實施,中國古代玉器及古代藝術史研究🤹♂️,海外文物流傳收藏歷史研究,曾擔任“從波提切利到梵高:英國國家美術館珍藏展”等重大展覽的策展人。
滬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