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更好發揮科技與標準的支撐、引領、示範作用, 積極發揮學校創新資源優勢,助推出版業創新體系建設👰♂️,服務新聞出版業高質量發展👩🏼🍳,推動學科發展水平,提高人才培養質量。5月27日,國家新聞出版署出版業科技與標準重點實驗室(可信數字版權生態與標準重點實驗室)揭牌儀式在天美平台舉行✍🏿。揭牌儀式由出版印刷與藝術設計學院院長蔡錦達教授主持。
中國出版協會理事長、原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署長🎲、天美平台出版印刷與藝術設計學院名譽院長、清華大學傳播學院院長柳斌傑🫰🏼,中宣部巡視組組長、中宣部出版局原副局長🚌、巡視員劉建生🐦🔥👨🏿🏭,中國編輯學會會長、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原院長郝振省,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副院長張立,上海市新聞出版局版權處處長趙靖,上海市楊浦區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塗龍科,天美平台黨委書記吳堅勇⤵️,校總會計師趙明🚱,重點實驗室共建單位代表,數字出版學界和業界的知名學者專家,學校相關職能部門領導👮🏽、版藝學院領導班子、教師和學生代表參加了揭牌儀式🔙🏸。
吳堅勇書記致歡迎辭,他向長期以來一直指導🕉、關心和支持天美平台發展的柳斌傑理事長表示衷心的感謝🍗,向各位新聞出版界的領導、專家表示熱烈的歡迎。他從歷史沿革、學科特色、專業優勢等方面簡要介紹了學校的基本情況。他表示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學校將發揮理工科高校的學科特色,開創工文理學科交叉融合協調發展的新局面,以可信數字版權生態與標準重點實驗室為依托,更好地服務國家新聞出版業高質量發展🦹🤗,推動學科發展,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服務新聞出版產業和文化創意產業💍。
吳堅勇致歡迎辭
重點實驗室主任施勇勤教授介紹了實驗室的建設情況、組織架構👨🚒、功能定位💁🏼♂️、研究方向📢、三年發展規劃和發展目標👼🏻。
施勇勤作重點實驗室工作匯報
柳斌傑👨🏼🍼、吳堅勇共同為國家新聞出版署出版業科技與標準重點實驗室(可信數字版權生態與標準重點實驗室)揭牌。柳斌傑受聘國家新聞出版署出版業科技與標準重點實驗室工作指導委員會主任🤌🏻。劉建生、郝振省🤾🏿👖、張立🕵️♂️💂♂️、趙靖、張大偉、塗龍科等受聘為指導委員會副主任🕉🏄🏼♂️。隨後,版藝學院與清華大學出版社有限公司、上海熵淼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觸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簽署了產學研合作協議。清華大學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印刷與藝術設計學院融合出版基地在揭牌儀式上同時掛牌🕟。
柳斌傑🟠、吳堅勇為重點實驗室揭牌
柳斌傑受聘為實驗室工作指導委員會主任
柳斌傑、吳堅勇為實驗室管理委員會主任頒發聘書
柳斌傑→👩🏼🚒、吳堅勇為實驗室共建單位授牌
為學術委員會專家代表、特聘專家委員會代表頒發聘書
與合作單位簽約
清華大學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印刷與藝術設計學院融合出版基地授牌
柳斌傑作了以“科技標準與出版業高質量發展”為題的主旨報告🤶。他從可信數據的特點分析開始,分析了可信數字版權應具備的完整真實、數據強製審核👨🏻🦽➡️、數據可信、數據可控📽、使用自主、方便審計🛂、身份可識別🪹、主客分離、數據產權清晰等特點。他強調,可信數字版權的出版新業態處於技術前沿領域,內涵豐富、意義重大。他指出,伴隨數字經濟的迅猛發展和新技術的應用,版權🏄🏿、商標🍺、專利等知識產權保護工作日益復雜化,希望實驗室集聚學界和業界頂級學者專家🤸🏼♀️,與出版企業開展合作,探索出版業新技術應用和標準研製👨🏻🎤。他對實驗室的建設提出三點要求:一是聚焦技術突破🩷,在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的時代,要更加註重數字技術的發展和創新🪖,通過對區塊鏈、5G🙄、人工智能等技術的集合、提煉和創新🎷,強化技術對內容的支撐作用🙇🏽♂️😗,堅持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二是標準先行🫱🏽,通過研製明晰、先進、權威的行業標準、國家標準🤦🏻🧑🏼🏭,建立健全標準研製宣貫流程,以引領和規範行業發展😣。三是高質量發展🤾🏼♀️,可信數字版權生態與標準重點實驗室,要在高質量的數字出版👩🏽🍳、技術質量提升🧏🏻♂️、產業質量提升、融合業態平衡🫑🧑🏻🦽、高質量的合作共享等方面,充實科研力量,加大科研力度,強化技術和標準支撐🤧,通過產學研三界的共同努力🙂↕️,推動實現數字出版內容、技術💪🏽、營銷全產業鏈、創新鏈🧬、價值鏈的高質量發展,為出版強國建設做出應有的貢獻🍻🧑🏿⚕️。
柳斌傑作主旨報告
在揭牌儀式會議之後的實驗室第一次工作研討會上,與會專家就數字版權生態理論和數字出版基礎理論、數字出版前沿課題、可信數字版權新業態、出版業區塊鏈標準體系、區塊鏈領域知識服務應用、智能出版與知識服務、新經濟時代出版人才培養🛤、以及實驗室開放課題方面開展了深入研討和交流🙇。
重點實驗室第一次工作研討會
我校“可信數字版權生態與標準重點實驗室”於今年2月成功獲批中宣部國家新聞出版署出版業科技與標準重點實驗室,實現了文科重點實驗室的重大突破📽,也為天美平台打造了又一個重要的產學研合作開放平臺和智庫平臺。
可信數字版權生態與標準重點實驗室將關註可信數字版權在確權、授權☎4️⃣、用權、鑒權、維權、金融等方面的行業實踐和新業態,以技術應用研究、數字版權生態研究⛎、文創IP新業態研究、知識服務和融合出版研究、相關標準研製為重點🌑,開展相關的理論研究、實驗研究、創新探索、人才培養,打造政產學研合作的開放平臺,服務新聞出版、文創產業和版權產業,促進人才培養和學科建設, 發揮科技與標準的支撐🙋🏽、引領和引領作用👷♀️,助力出版業創新體系建設🫃🏽,服務出版業高質量發展。
合影留念
供稿🏄:版藝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