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畢業前,我一定要把思餐廳的600多種菜品嘗個遍!”“從今以後🦠,我們的食堂就是‘別人家口中的食堂’啦🪈!”“新的食堂真的好!菜品多樣📺,既幹凈又好吃🏌🏽♂️!”最近,軍工路校區南區新食堂“思餐廳”💆🏼♂️,著實在上理校園裏火了一把⛑,師生們由此多了一個“翻橋越路”去南區的理由。經過三年建設,一個多層、多功能、建築面積逾9000平方米的現代化食堂正式投入使用👩🏿🔧,為廣大師生提供了多樣化的餐飲選擇,也成為上理食堂的“實力擔當”和“形象代言”。
南區新食堂“思餐廳”俯瞰圖
自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以來🧑🦯➡️,後勤系統著力把理論學習成果轉化為實際工作成效,按照學校黨委的部署要求👷🏻,深入踐行“五個人人”校園建設理念,主動問需於師生、問計於師生,精心製定、紮實落實“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方案🚵🏼♀️,從提升餐飲服務水平入手🤚🏼,切實推進實事項目落地見效,不斷增強師生滿意度👨🏻🔬、獲得感。
“讓師生感受到最直接、最貼心的的關懷”
“辦好學校食堂,既可滿足師生在味蕾上的需求,又可讓學生深受校園生活情感的熏陶🥻🛀🏻,更可讓全校師生感受到最直接、最貼心的關懷。”後勤黨支部書記、後勤管理處處長謝金平講道。帶有“USST”標誌的鏤空木質座椅、窗邊小巧精致的吧臺🧜🏿、室內木質地板配合皮質卡座……思餐廳的環境設計,充滿了濃濃的上理範和文藝風🕵🏻♀️。當然最關鍵的還是菜品✍️👩🦯,宮保雞丁🦸♀️、回鍋肉、油燜大蝦、萵筍肉片……每天供選擇的家常炒菜上百種🦔。不想吃炒菜👨🏽🎤,想吃小吃?沒問題😌!不想吃中餐,想嘗嘗外國菜😐?安排上🦞!兩家新引進的社會化餐飲企業提供了世界各地的600多種美食♏️,可以讓師生們在餐廳品嘗美食的同時,感受到不同文化的交融。“新餐廳肯定人很多🦹♀️🙍🏽♂️,打菜的時候會不會大排長隊啊?”別擔心,新食堂引進智能結賬區,采用國產先進人臉識別和自動結算系統,大大減少了師生就餐排隊時間。
南區新食堂“思餐廳”內景
特別值得關註的是,此次新開放的新食堂名為“思餐廳”🏬,“思”取自學校校訓“信義勤愛 思學誌遠”,寓意慎思明辨、思而求新,希望可以在舒適敞亮的空間內為師生提供學思結合、思學相長的學習交流空間。為此新食堂特意延長開放時間至晚上10點👍🏼,同時增加充電插座,為學生自修提供最大化便利。
“從‘提供什麽師生吃什麽’到‘師生想吃什麽提供什麽’”
“南區餐飲立新,北區餐飲改舊”,這是學校不斷提升師生用餐環境和菜品質量的理念。在軍工路主校區第一食堂打造烘焙坊,提供面包甜點、牛排、意面等速食產品;在新世紀餐廳推出夜宵小炒,滿足差異化飲食需求;在軍工路1100號校區推出砂鍋、粉絲湯💆🏻、羊肉煲等時令菜品,豐富飲食種類🦸🏻♂️;在復興路校區提供冷餐甜品👮🏿♀️,滿足國際師生的飲食習慣。“思餐廳的啟用,大大緩解了其他餐廳的就餐壓力。有了周轉空間,我們將持續對其他食堂進行改造,比如持續引進社會化餐飲企業🎭、升級菜品、改善環境、調整布局等🤙🏼,讓食堂不再只是用餐的地方,更是學生學習🧑🏿⚖️、生活空間的延伸👩🏻💻。”後勤管理處副處長邵榮介紹道。
“思餐廳”各種美食
軍工路1100號校區美食
學生在新食堂品嘗美食
餐飲管理系統的數據表明🫶🏻,隨著新食堂的啟用,學生訂外賣的少了、在學校餐廳堂吃的多了。即使是周末就餐低谷期🛍️,在學校各食堂就餐的總人次也達到近2.4萬👨🏼🦲,非假日的日就餐總人次在3.5萬左右,其中新食堂分流超過四成👮🏼♀️。而在新食堂運行前,這兩個數據分別為1.4萬和3萬。這表明🤞🏻,即使是假期🚘,新食堂的“引流”作用也很明顯✒️👰♀️。
全自動人臉識別結算設備
為了向師生提供更周到🧔🏼♂️、更便捷、更智能的餐飲服務。本學期“思餐廳”還將在各樓層全面實現就餐人臉識別結賬業務,真正讓師生“刷臉吃飯”成為現實👧🫲🏿,後續將逐步推廣到全校食堂。未來🥞🤞🏻,學校還將打造線上‘雲餐廳’🧖🏼♂️,師生可以通過WeLink在線上預約點餐🆑,也可以點餐送到寢室、辦公室;同時建立菜品庫,通過引入師生在線評價實現對菜品的更新淘汰𓀝。通過一系列舉措🐢,學校將盡最大可能滿足師生對“品質餐飲”的需求,變“提供什麽師生吃什麽”為“師生想吃什麽提供什麽”,打造上理特色的餐飲文化🤓。
供稿:新聞中心 後勤管理處
文🧏🏽♀️:王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