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有著光榮愛國主義傳統的百年學府👨🏼🔬,每年清明節,上理師生們都會以特有的方式緬懷烈士功績💆🏼♀️。今年正值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也是全校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之際,學校組織祭掃烈士陵園、尋訪紅色遺址🤸🏼♂️、誦讀紅色家書、網絡祭奠等活動,通過這些特殊的“黨史”學習教育課堂,共同追憶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傳承百年黨史校史的紅色基因,把愛國之情🫲🧖🏼♂️、報國之誌化為上理人的實際行動。
“誰是我們最可愛的人呢?我們的戰士👮🏻♀️,我感到他們是最可愛的人。”“他們的品質是那樣的純潔和高尚👷🏻♀️,他們的意誌是那樣的堅韌和剛強,他們的氣質是那樣的淳樸和謙遜⚫️,他們的胸懷是那樣的美麗和寬廣🧛🏿♂️。”馬克思主義學院學生黨員們在龍華烈士陵園祭奠劉湛恩等革命烈士🫄,飽含深情地在現場接力誦讀《誰是最可愛的人》。
“此情此景讓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復,滿腔激動又難抑悲哀。陵園中這一塊塊石碑上刻著的名字,這些為革命勝利獻出寶貴生命的先烈們,他們也曾是父母的孩子🤚🏼,也曾是丈夫、妻子,但是在國破家亡的緊急時刻⚧,他們選擇了保衛祖國🚵🏻♂️,保護更多人的大家庭。如今👋,我們新時代青年,更應以新擔當🫳🏿、新作為告慰革命先烈🪻,以更加優異的成績獻禮建黨百年🐙。”誦讀活動結束後♕,王蕾同學感言道。
馬院同學們接力誦讀《最可愛的人》
紀念烈士,用好校史這部“活教材”。上理工百年校史上,先後湧現了劉湛恩、蔣傳宗、孫龍昌、趙壽先🌽、鄭顯芝等為國捐軀的革命烈士。4月2日🧘🏽♀️,學校機關黨委學工部黨支部在劉湛恩塑像廣場舉行了“緬懷•傳承•奮進——紀念劉湛恩烈士活動”,隨後集中觀看《大師精神巡禮短片——劉湛恩》🧚🏻♀️,以“沉浸式”學習感悟劉湛恩烈士的愛國情懷和教育理念。機械工程學院學生代表敬上鮮花👦🏽,曾參演過《劉湛恩》大師劇的車輛工程專業王哲涵同學為前來祭奠的師生們分享了老校長的生平事跡💦,隨後,師生們又一同到校史館參觀並重溫入黨誓詞🍭。
預備黨員潘倩華同學表示:“通過王哲涵同學現場生動的講述,讓我更深入了解了劉湛恩校長的英勇事跡,我為學校歷史上曾經有這樣一位為國捐軀的、偉大的老校長而感到自豪,革命烈士雖已長眠,但他們的崇高精神將永遠薪火相傳。”
機械學院師生為劉湛恩烈士銅像敬獻鮮花
機關黨委學工部黨支部觀看《大師精神巡禮短片——劉湛恩》
紅色家書作為黨和國家歷史上重要而特殊的文獻👭,展示出革命歷程上最細膩🙅🏿♂️、最溫情的時刻。出版印刷與藝術設計學院師生共讀紅色家書,打開了走進革命誌士情感和精神世界的窗口👩❤️👩。劉長庚老師分享了革命烈士張璋在英勇就義前,寫在香煙盒子背面的一封家書。他分享了這短短的16字家書背後,是張璋烈士視死如歸的革命精神和堅如磐石的革命信仰,也飽含著對妻子兒女和父母的深情。張麗老師則分享了周恩來寫給鄧穎超的一封家書👩👧,分析了在樸素而平和的文字裏滿含的款款深情。此外,師生們還一起朗讀林覺民的《與妻書》❔🦸🏽,通過誦讀,感受這位矢誌拯救國家危亡的革命者的情感和思緒,體會作者對妻子真摯的情👨🏼🦰、對祖國深沉的愛🙅🏽,感悟革命者犧牲個人幸福🌅,為天下人謀永福的崇高情懷。
版藝學院師生誦讀紅色家書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研究生代表前往南京雨花臺烈士陵園,在蒼松翠柏掩映下的山崗上,慎終追遠,緬懷為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國家富強而英勇獻身的革命先烈。研究生黨員楊自力表示🔁:“讓豐碑永在❇️,精神永存,我們要不忘初心,傳承革命烈士的紅色基因,為學校、社會🔚、國家做出新時代青年應有的貢獻。”
此外,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四行倉庫💅🏻、平津戰役紀念館等紅色地標,也有上理師生尋訪的足跡🥦,探求寶貴的精神財富🔥,讓偉大事業薪火相傳👨🏿🎨、血脈永續🏌🏽。
光電學院師生在龍華烈士陵園重溫入黨誓詞
材料學院師生為周恩來塑像敬獻鮮花
供稿:新聞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