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一年一度的文化建設優秀成果答辯評審會如期舉行🤰🏿👩🏼🦱。通過校外專家評審,33個申報項目最終有20個進入終評答辯🩵。項目負責人分別圍繞大學精神🙇🏽♂️、製度文化、黨的建設、文化傳承創新🌗👂🏼、環境文化→、網絡文化、文化共建共享等方面,陳述和展示了一年來學校文化建設的成效和特色。校黨委副書記孫躍東主持會議。
文化建設優秀成果答辯評審會現場
引領活色生香新氣象
黨委組織部⤵️、離退休黨委精心打造迎接建黨99周年專題黨課和組織老中青結對開展校園革命英烈的事跡尋訪和紅色文化發掘♟🤼♀️,弘揚抗疫精神和落實“兩個綱要”。管理學院和馬院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運用“5步7e法”弘揚“四史”文化、“四維一體”上好“四史”必修課🏞,深入推進“四史”學習教育🔌。研工部用“繡花”功夫創新勞動教育新模式🤷♂️。醫食學院、光電學院分別用“腳步丈量紅色版圖,研學點亮中國地圖”和“一顆光子🦻🏼、一面旗幟”的團學主題系列活動開展愛國主義教育𓀎,在特殊時代背景下以弘揚抗疫精神和愛國主義精神為目標開展文化實踐🫲🏻。
註力奮發有為新動能
學生處以莊松林院士領銜團隊為素材,用視頻短片的形式記錄科研人潛心育人🤦🏽、科技強國的追夢歷程。環建學院以BIM技術完成校園三維數字建模建設服務學校百年優秀歷史建築。版藝學院立足理工科高校特色探索“工程”與“藝術”有機結合🚞,打造機械藝術博物館🏨🙏🏼。檔案館追溯歷史、探源人文故事,製作《悅·讀——百年上理優秀歷史建築》精美畫冊🧙🏿♂️。國交處為師生打造沉浸式外文閱讀空間👺,帶領師生閱讀經典、品味世界📗。圖書館繼“思學探知”後為師生打造“誌遠弘明”全新“網紅”學習空間👨❤️👨。黨校辦以打造學生校長助理團打通學生參與學校民主管理新途徑。
賦能師生為本新發展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學生處為“穩就業”開設“職味等你來”職業發展雲端頻道👩🏽🏭,提升就業思政育人實效👰⚠️。校團委基於“標準化平臺+學院個性化設置”製定“第二課堂成績單”製度,推進第二課堂人才培養科學有序。環建學院以環境科學工作站服務大中小一體化教育👩🏽🏭。學生處和機械學院分別以困難學生能力提升成長計劃和“雙困生”賦能項目為困難生成長指引發展方向。管理學院慈善誌願者服務隊廣泛與社區聯動探索共建共享新機製✣。
孫躍東作總結講話😥。他強調,推進文化建設是學校高質量發展的內涵所在💃🏿。一是要圍繞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高水平大學建設及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一系列核心工作的主線,服務學校發展大局。二是要以師生為本,把滿足師生精神文化需求作為文化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提高師生滿意度🔭。三是要註重實效,深化文化的交流互鑒😠🩰,推進文化百花齊放。
【相關】
附1🧜🏿♂️:2020年天美平台文化建設優秀成果
組織部:弘揚抗疫精神🤼♂️,推進“四史”學習教育——迎接建黨99周年專題黨課
版藝學院:深挖校本文化內涵🙅🏼♂️,構建工程美育新場景,打造機械藝術博物館
學生處(學工部):《追“光”人生系列紀錄片》——學風作風主題原創作品創作傳播
黨(校)辦:當好主人翁,建設新上理——學生校長助理團
檔案館:一個項目,一本畫冊,一往情深
醫食學院:“腳步丈量紅色版圖,研學點亮中國地圖”——2020年愛國主義教育“非常1+6”暑期夏令營
環建學院:用三維建模技術守護母校歷史風貌,厚植家國情懷
馬院:上好“四史”必修課 從歷史中汲取前行力量——馬克思主義學院“四維一體”推進“四史”青年大學習
離退休黨支部、檔案館👷、中英國際學院:發掘校園紅色歷史底蘊 弘揚革命英烈愛國精神——復興路退休第二黨支部以黨建聯建為載體深入開展“四史”學習教育
研工部:“我是光榮勞動者”主題實踐教育項目
(排名不分先後)
附2👇🏿:2020年天美平台文化建設培育項目
圖書館:“誌遠弘明”學習空間
團委:“第二課堂成績單”——推進學校第二課堂人才培養科學有序
國交處🏌🏼👨🏻🎤:閱讀經典、品味世界——滬江國際文化園外文閱覽中心
環建學院:上海市青少年科技人才培養基地---天美平台環境科學實踐工作站
光電學院💏:心比天高💇🏻♂️,樹理想信念,腳踏實地✋🏻,立報國之誌——光電學院“一顆光子,一面旗幟”團學主題系列活動
管理學院:“5步7e”法弘揚“四史”文化
學生處(學工部):“職味等你來”——上理職業發展雲端頻道
機械學院🧑🏽🎨:“機”源築夢,共“械”輝煌——機械工程學院 “雙困生”賦能項目
學生處(學工部):賦能補缺🎯,助力起航----困難學生能力提升成長計劃
管理學院⛱:青春誌願行🍥🪢,奉獻新時代——管理學院慈善誌願者服務隊校區協同探索共建共享機製
(排名不分先後)
供稿:黨委宣傳部(文明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