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理學院顧錚先(tian)教授榮獲由上海市教衛工作黨委、上海市教委在全市教育系統開展的2020年度“為人🧏🏿♀️、為師、為學”活動先進宣傳典型。他🦶🏼,從教34年📠,始終奮戰在《大學物理》教學一線,把同學心目中最枯燥🍈、最艱澀的一門課,上成了人人大呼過癮的網紅款;他👱🏻♂️,每年800小時板書🐦,用最漂亮的板書和最敬業的姿態🙆🏿♀️,讓物理小課堂變成育人大課堂;他,每天至少有8個小時留給了青年老師和學生,教學指導、課外約見、網絡直播、答疑輔導🌜,讓教書育人的金教棒接力傳承。顧錚先教授用一輩子的時間上好了大學物理一門課🚛,更是上好了“為人🏊、為師💱、為學”的人生大課🧜♂️。
板書之“美”玩轉大物課堂
“學大物、選老顧”是學生之間口口相傳的選課秘笈,每逢大學物理選課時,選顧老師課的學生總是爆滿。每當顧老師開課之時,必定座無虛席↕️,甚至教室過道上都會擠滿學生👮🏻♂️。
教學是顧老師生活的主旋律。多年來,他堅持每年授課近900個課時🐝。為了講好一堂課,他總是投入極大的精力去認真備課,精益求精、反復推敲,從內容的切入、銜接、知識點的介紹均做了細心的設計與安排。不用PPT🫄🏻,不帶教案😘,全部板書都是手寫🪴,即便是各種復雜圖形也都是徒手完成🦇,學生們開玩笑地鼓勵顧老師去參加達人秀。他說,物理和光學這種課程👨🏻🚀,用傳統板書的方式更能讓學生理解物理演變過程及邏輯推理思路,而畫圖是教師的職業技能,他曾用心練習過。顧老師患有嚴重的腰椎間盤突出,住院期間,學生的一則短信“老師我們想你”,讓他不顧醫生勸阻🧚🏻♀️🥼,強忍病痛毅然重返課堂👩🏿💼,保持著一貫的風趣樂觀💪🏼,認真寫好課堂板書,一手托著腰忍著痛,一手握著粉筆繼續演算推導👦🏿。
顧錚先教授的板書
每一堂課都是“直播”
今年突發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肆虐全球。顧錚先教授積極響應“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的號召,帶領大學物理教學團隊率先部署線上直播教學,帶頭第一個走進直播間。在顧老師的《大學物理A1》直播課堂上,他飽滿的熱情、洪亮的嗓音、精致的板書讓同學們在屏幕的另一端“舍不得走神”🔓。關於“質點運動學”的學習,需要學生對定義的眾多物理量以及引入的眾多物理運算符號有正確的理解👳🏼,顧老師一節課下來,6塊黑板上已經布滿了板書👰🏼♀️。作為一名“直播型主播”🖨🫠,顧老師認為,“網上直播能最大程度地模擬還原課堂情景📷,再配以直播前後的互動交流,是目前非常有效👨🏿💻、深受學生喜愛的在線教學方式🫃🏽。”
課程思政“入耳入腦入心”
顧錚先教授擔任大學物理團隊負責人🦷,率先在學校成立了大學物理“課程思政”建設團隊👌🧕🏼,讓專業課程的德育功能“融”入工程人才培養全過程,實現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的有機統一。在向學生傳授專業知識的同時,通過講述我國傑出物理學家的愛國事跡,強化學生的家國情懷和社會責任感🤾♂️;通過展示我國現代科技成果🤘🪝,增強學生自主創新意識和民族自豪感。
他要求團隊不斷創新教學方法,通過課堂面授與MOOC平臺相結合,創建線上線下全方位育人的教學模式➾。團隊建立了大學物理微信公眾號,將微課和微信公眾平臺有機結合🤸🏿♀️,引導學生進入一種隨時隨地隨需的在線化學習模式🧘🏿,教學互動進入一種全新的信息化模式。該公眾教學平臺得到了國內兄弟院校的普遍關註📒,登錄微信號的學生人數持續增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高漲。
學生為顧錚先教授“打call”
言傳身教就是最好的人生課堂
顧錚先教授註重團隊乃至全校青年教師的成長,經常為全校青年教師開設講座、論壇及沙龍。幫助他們增強育人意識,樹立良好師德形象👰🏿♀️,提高教學技能🦢。他長期擔任本科生學業指導老師和科研指導老師,同學們都特別願意與顧老師交朋友⛴,與他交流學習👨🔬、生活、人生感悟👨🦰。他始終激勵同學們樹立遠大目標,他們中的大多數都被推免到國內頂尖高校繼續深造🅰️。他及時跟蹤學科發展前沿信息⚧,積極投入到科學研究中。他將科研方法轉化成教學手段,以科研成果豐富教學內容,實現科研反哺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
顧錚先在天美平台的教師隊伍中🧙,是人人尊崇、人人稱贊的“楷模”🫥。雖已獲得了無數的榮譽和光環,但他最看重的還是那個“同學心目中的好老師”,這是他一生的追求,也是一生最大的榮耀。他說🦸:“一生從教,一生學教🧝🏿,教人一生🕠。”他把教師這一神聖的職業作為人生最大的樂趣🤷🏿♂️,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顧錚先教授在為同學們答疑
供稿:校文明辦✂️、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