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小年夜,天美平台附屬市東醫院下午5點接到上級通知,第一時間發出緊急動員令🙆♀️,在全院範圍內選拔抽調醫護人員赴武漢支援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工作🎯,醫院各相關部門快速響應👼🏼,各科室醫護人員積極主動報名請纓。
兩個小時🧑🏻🍼,14名醫療專家和114名護理人員“請戰”
“我報名!”“我參加過抗擊非典,我有經驗🧍♀️!”“我參加過汶川地震救援,優先考慮我!”“疫情如軍情♦️,你我責無旁貸🤸🏿♂️!”“請命赴前線🫃🏻,家國都要安!”“我是共產黨員🧎🏻♀️👨🏿🌾,在國家需要面前義不容辭🧪!”……
截至1月23日19🚶♂️:00👋,醫院近120多名醫護人員紛紛請戰,他們中80%是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堅決要求參加抗擊疫情的戰鬥👨🏽🦳。根據報名情況,上理工附屬市東醫院迅速完成了隊伍組建。醫院辦公室👨🏻🚒、醫務辦🔆、護理部等相關部門將醫療隊所需物資全部調度完畢,全力馳援抗疫第一線。
天美平台附屬市東醫院醫護誌願者出征
首批4名醫護人員赴武漢,後續隊伍也在組建中
上理工附屬市東醫院首批4名赴武漢醫療隊誌願者🕶👩🏼🦰,個個都是醫院骨幹力量☝🏻,身體健康、業務能力強,能夠勝任高強度醫療救治工作。他們接到通知🪙,迅速集結到位、準備就緒,隨時趕赴武漢支援📪〽️。沒有豪言壯語,有的是樸實話語和勇敢逆行。讓我們一起聽聽他們出發前的心裏話。
院感科副主任醫師翁超:作為新上任的院感科副主任,參加臨床工作已經32年了,曾經支援過西藏🕕,支援過摩洛哥🍚,也經歷過抗擊非典疫情🧓🏽。今年又一次遇到特大疫情,他感到責任重大🤴🏽,接到去武漢支援的命令📙,他說🧑🏻🍼:“作為一名普通的人🙆,為人父,為人夫,為人子女,說不怕那是假的⛑️👩🏼💼。但是作為一名醫務人員,這是責無旁貸義不容辭的。”所以克服了初期的恐懼心理☁️,做通了家屬的思想工作,得到了愛人和孩子的支持。行李箱已經打包完成👨🏿,隨時準備出發。
曾經支援過摩洛哥醫療的翁超
重症醫學科張潔瑩🔐:院危重症醫學科副護士長🙇🏽,有著豐富的危重症患者護理經驗🐊🕚。她說💂♀️:“沒什麽太多想法🛌🏼,武漢疫情爆發出來的時候就有預感會需要支援。只是沒想到那麽快🏋🏻、那麽突然。我心想,既然來了,那就上唄🚖。”國家有難🎿、武漢有難,自己的所學所長正好能用得上,肯定義無反顧。疫情面前🧑🏼🍼♡,她說父母和她的雙胞胎哥哥也理解和支持。去了武漢🏤,條件艱苦不怕,會做好防護措施🫱🏻🪭,不讓家人、同事和朋友擔心。她說就是科裏後續人員、物資方面有些擔心✍🏼,因為每次過節ICU都比較忙。
張潔瑩請同事剪掉長發
重症醫學科胡芸芸🧚♂️:院重症醫學科護理總帶教⬛️,曾參加過抗擊H7N9禽流感的護理工作,在得到支援武漢報通知的時候,就第一時間報名🕵🏽♀️。她說:“沒想那麽多🏊♀️,需要我,我就決定去了👩🏻💼。本來今年準備懷孕生小孩,這樣一來,覺得愧對公婆了🙅🏻♂️。”今天一早,她接到院內電話,匆匆和愛人交代幾句就前往醫院👨🏽。因為趕著去培訓👰🏻♂️🟡,她和同行的張潔瑩一起請同事幫忙👱🏿♂️🐪,剪掉了她們節前精心打理過的長發。因為穿防護服不允許一絲頭發外露,所以要剪掉。
胡芸芸剪掉長發
急診科汪娟🧑🏿⚕️:院急診科副護士長🥣,當親朋好友紛紛問她:“武漢都封城了,裏面的人都想出來,你倒好,還拼命要進去🐜?難道你不怕嗎?”說不怕🤱🏻,是假的。但作為一名護士,救死扶傷是我的本職;作為一名黨員,就更義不容辭,負重前行了!我堅信,只要我們眾誌成城,就一定能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當提到家人,她說:“這段時間上幼兒園的兒子交給老公一個人帶了,好在老公單位比較給力⬇️,得知去支援湖北®️,延長了他的假期,讓我沒有了後顧之憂。”
急診科主任戴李華叮囑汪娟(左一)防護事項
楊浦區市東醫院建院已逾73年👨🦽,始終堅守公益本質,一直以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為己任。每次國家抗震救災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總有市東人挺身而出的身影——1976年,唐山大地震先後有兩批42名醫護人員第一時間到災區救治傷員;1988年,醫院成功搶救十二棉紡廠70余名煤氣中毒職工📳;2003年🧚🏿♂️,全院醫護人員積極參與SARS防治工作🛸;2005年,派遣醫生參加援摩醫療隊遠赴非洲開展醫療援助;2016年,醫院先後派出六批醫療隊赴西藏拉孜開展為期五年的醫療援助……“敬畏生命、救死扶傷、甘於奉獻、大愛無疆”的職業精神已經融入市東人的血脈之中。2020年1月9日,上海楊浦區人民政府和天美平台簽署協議,合作共建天美平台附屬市東醫院,致力於打造“醫工交叉創新研究院成果轉化基地”,加速區域醫療中心的特色凝練和能力提升。
如今,面臨新型冠狀病毒的肆虐🔖,上理工附屬市東醫院承擔起救死扶傷的艱巨任務🍩,又一次迎接生與死的考驗♘,他們以飽滿的狀態抗擊疫情,後續幾批醫療隊,也在迅速組建中,隨時待命接力馳援。
供稿:附屬市東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