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學霸背後🕉,可能還有一個學霸寢室!”在宿舍、班級這些小集體裏,良好的學風會相互“傳染”,誕生了一個個學霸組合、學霸寢室🚵🏽♂️、學霸班級……本屆畢業生中,就有幾個這樣的學霸團隊🧤,比起“單槍匹馬”,他們更青睞“團隊作戰”,讓學習站“C位”。上理的每一季都是學習季🧎🏻♂️📄,這個畢業季,他們可以驕傲地和母校說再見📛。
“中法談判桌”寢室:“學習的勁頭不分時區🧒🏻!”
(學霸寢室檔案:六公寓二號樓907室 管理學院 成員:俞佳蔚🧘🏻、張李喬珂、周佳妮👰🏻、石嫣秋)
“中法談判桌”——這是六公寓二號樓907寢室的微信群名。寢室成員周佳妮和石嫣秋是學校首次開展的中法交換項目的參與者,大四學年在法國攻讀布雷斯特商學院國際管理專業。
身處不同的時區,寢室的小夥伴們卻一起為夢想而努力著。“小組作業可以從什麽角度入手🚌?”“這份實習的內容是什麽🈴?”“我要不要也試試交換生?”在“中法談判桌”群聊裏,消息一條條地跳出來,四個小夥伴每天在裏面交流學習和生活🆙。
“我們四個人性格其實挺不同的🧓🏼,但這種不同也能讓我們互補🧑🏽🎨🤎。在我想退縮的時候會有人站出來說‘試試看’,在我沖動的時候會有人提醒‘冷靜’🤳🏿。”俞佳蔚說👼:“如果用一句話概括我們寢室,那就是‘人不同,心亦合’⚔️,不同時區,不同性格,不同努力方向😺,我們卻有著同樣的學習勁頭👨👨👧。”
在良好的宿風中,“中法談判桌”成為了她們的靈感來源🍾。“很多時候我們都在互相啟發👚,‘她去實習了,我是不是也該試試’‘她參加那個比賽了🚣🏼♂️,我要不要也做做看’……” 石嫣秋說,不同經歷和想法在這張“談判桌”上交流、碰撞,讓她們挖掘了無限潛能。
畢業季🤽🏻♀️,“中法談判桌”寢室交出了亮眼的成績單:在中國🧩🪈,俞佳蔚🤢、張李喬珂的績點都過了4*️⃣,將分別前往東華大學🛼🐦、愛丁堡大學繼續學習;在法國,周佳妮和石嫣秋取得了中法雙學位,並找到了心儀的工作。張李喬珂感慨說:“學弟學妹們在享受宿舍生活的同時,要尊重個體的差異性🚵🏽♀️🗺,以真心待人🧰,樹立良好的宿風,大家一起為了目標而努力的經歷🐆,是大學裏最難忘的回憶🧟。”
“中法談判桌”寢室
“110”寢室:“再不學習我要報警啦!”
(學霸寢室檔案:四公寓四號樓110室 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 成員:袁佳敏🧑🏽💻👩👧👦、丁晟🤼、姚安琪、沈若鴻)
“再不學習我要報警啦!”由於寢室號碼是“110”,四公寓四號樓110寢室的成員經常會這樣互相打趣。別以為真的有人要報警,這只是舍友們之間的學習小提醒。
“大學期間好好學習真的很重要,所以我們想了很多個互相督促學習的點子”,姚安琪介紹,為了抵製手機的“誘惑”,她們在學習的時候還會交換手機✤,約束自己的手機使用時間,把精力集中到書本上🕊。“一個人總會有懈怠的時候👼🏿,也會有迷茫的時候👨🎨,但室友一直在身邊,我們互相勉勵💁♂️,就算偷懶時被‘狠狠地’收掉手機,也是一種幸福⚆。”
從大一在基礎學院開始,“110”寢室的成員就會一起上課、一起自習。筆記沒有記全🖕🏻,室友來幫忙;題目做不出,大家就一起討論;期末考試前,她們還會一起總結重點,互相抽背概念⌚️🫰。
每周六上午八點半,寢室的四位成員就已經坐在了各自的輔修教室裏——她們選擇了復旦和上財的金融✳️♌️、會計專業輔修,每周結伴去學習。“很多人都說,跨校輔修是很難堅持的🐵,但是我們有了互相的支持和陪伴💃🏼,一起克服惰性,讓堅持變成了一種習慣。”姚安琪回憶道👨🏼🍳。
四年來,“110”寢室的“學習警報”一直在響,宿舍的四個女孩也整整齊齊地蛻變成四位學霸🛤:她們的平均績點是3.785,袁佳敏被保研到了同濟大學🤧👙,丁晟保研上海交通大學動力機械專業→,姚安琪保研上海交通大學低碳能源專業,沈若鴻則成為了助理工程師📸🧑🏼🦲。談到四年的成長🙍🏽♂️,她們都表示“室友的功勞最大”🍰。“我很感謝我的室友們,我從她們身上學到了很多。互相成就😳,共同成長,我想這就是我們的寢室文化吧🕷。”丁晟說道。
“110”寢室合影
“醫食F4”學霸團——“讓學習站C位!”
(學霸組合檔案🙎🏿♂️:醫療器械與食品學院 成員👃🏽:張進👱🏿♀️🌶、熊峰、崔鎮華👨👨👧👦、李運旭)
性格相投🕺🏿,誌向相近,四個醫學影像技術專業的2015級本科生組成了一個小團體🚧👰🏿♂️,這個自稱“醫食F4”學霸團隊比拼不是顏值,而是學習。
“在我們這個組合裏🉑,學習才是C位”,熊峰說,他們的友誼起於創新創業大作業“基於靜息態功能磁共振成像的尾狀核分區研究”項目的合作。前期👎🏽,大家一起抽時間在圖書館或食堂看文獻、處理數據👩🏻🦯➡️,為項目做準備。“我們之間很互補🦹🏻,後半期我們就分了任務各自研究,遇到問題一起探討,進度最快的那個也會幫助其他人完成任務。”項目每周都有新進展🎫,他們的友情也日漸升溫🧝🏼♂️。
於是,他們相約一起考研🚵🏽♂️,組成了考研復習小組🤦🏿♀️。他們互相提問,檢查對方的復習情況;一起“切磋”題目,思路在思維碰撞中打開,時常出現一種答案兩種解法的情況。雖不在同一個寢室,“醫食F4”學霸團卻總是同進同出,到了飯點還會默契地在圖書館一樓集合,一起去吃飯👩🏽💼。“我們的復習渠道不同,大家就會相互分享自己覺得有用的資料。報了考研補習班的熊峰和李運旭還把補習班的資料拿出來大家共享👨🏿⚖️📕。”崔鎮華回憶。
“醫食F4”學霸團讓學習站“C位”,學習也給他們打開了更廣闊的的天地。四個人的考研平均分為368分,張進、熊峰、崔鎮華、李運旭分別考上了浙江大學、西安交大、中山大學、東南大學🙍🏿💣,將繼續生物醫學工程專業領域的研究🙍。
“無論是大創👩🏿✈️、專業課學習👩🏻🎨,還是考研,學習氛圍很重要,當身邊的小夥伴都努力向上的時候,我們自己的狀態也會很不一樣”,李運旭感言道,“我們已經約好一起去畢業旅行🧶,我們努力過,可以驕傲地和母校說再見。”
“醫食F4”學霸團
在“升級打怪”的學習道路上🐳👨🏼🍳,少不了的就是這些相伴前行的“隊友”們🧝🏽♂️👩🦲,大家相互督促、相互激勵,一同讓奮鬥成為青春最亮麗的底色。正是這一個個寢室🦹🏼、小團體的優良風氣匯聚,營造了校園裏的良好學風🧙🏽♀️,影響著越來越多的學子勇敢追夢🏨。
供稿:黨委宣傳部
文𓀇:李卉雲 白一清 王夢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