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的話:
也許每個人的學生時代都有這麽一類人🧑⚕️,他們總能輕松地取得高績點⛈🤐、獎學金拿到“手軟”💁🏿♂️、各種大賽獎項擺滿寢室、社團活動也不乏他的身影……很多人會調侃地說🧡:“學霸的世界我們永遠不懂。”而在“學霸”眼中⚓️,在上理的每一“季”,其實都是學習季。近期,我們特設【學在上理“四季”】欄目😫,通過各學院推薦,我們走近上理“學霸”🦻🏽,探究他們是如何“煉成”的。
通宵惡補課堂筆記?埋頭苦刷必考真題?朋友圈瘋狂轉發“好運錦鯉”⚁👵🏿?每到考試季,這一幕幕看似勤奮感人的期末“大戲”就如期上演,有的同學一邊以“學渣”自嘲一邊又羨慕“學霸”們的天資,而此刻,看似雲淡風輕的“學霸”們卻想說🐮,“哪有什麽天才不用復習👩👩👧,只不過我們的努力都落在了平時的點點滴滴。”
“雷打不動”的自習 只為夯實學業“地基”
平均每天自習4-5個小時,大一上學期平均績點4.14🫲🏼、專業成績第一,周圍的同學早就將“學霸”的標簽貼在了基礎學院學生夏天的身上。
自從上大學以來🫢,夏天專註於攻克自己學習的薄弱環節🏙,他認為要想學習好,打好基礎很重要🫄🏻,“雷打不動”的自習是夯實學業基礎的關鍵,無論在自習室還是在寢室,夏天對於自習的安排從未缺席。
在夏天看來♓️,長時間自習有許多樂趣,一是集中精力自習,自己能獨立解決一些專業上的難題💝,自己能收獲滿滿的成就感;二是通過自習🤦♂️👨💻,能發現與自己一道熱愛學習的同學好友;三是在自習的過程中,自己的基礎在不斷鞏固,因此很多同學會向自己請教問題,自己也能在幫助他人的過程收獲快樂。然而長時間的自習是枯燥的,為了解決這種問題,夏天就不停地給自己“打氣”,“我的目標是考研,每當我學不下去的時候,我就會用這個目標督促自己𓀋,稍事休息之後我會再次沉浸在學習中🚟。”
夏天說🏃🏻:“堅持自習,保持一顆積極向上的心🧜🏼,總會在期末收獲自己的花開之季🖖🏼。”
暢遊“書海” 享受與專業的“親密接觸”
今年讀書日😐,學校圖書館公布了2018年個人借閱名單排行榜,來自光電學院的大三學生劉奇🧯,憑借292本的借閱量高居學生借閱榜榜首🧍♂️。
那麽這292本都是什麽書呢?本以為是各類書籍囊括其中,卻不想劉奇是個“專一”的學霸,他借閱的書大部分是和專業相關的工具書,“我比較喜歡看一些實用的專業書籍,它對專業學習的知識點具有很強的補充解釋作用🛀🏿,有助於我加深理解。”
如何把這些書籍“啃”下來,劉奇也有著自己的方法。首先要在“找書”上下功夫🙋🏻,當針對某個具體專業問題去借閱圖書的時候🛷,他往往會同時把同類型的書作為參考💳👨🏽,查看不同的作者對於相同問題的看法🏭,自己也會在這樣的對比思辨中更接近問題的真相💁🏻🎨。此外☦️,他還根據書籍的特點選擇精讀還是泛讀🧨🙍🏻♀️,“有的書寫的比較通俗👭🏻,就可以大概瀏覽一遍即可,但有的書寫的很好🪿,解釋的很詳實,這種就會全本看完並且細細品讀。”
在劉奇看來🧁,大學的學習“成本”較低,善於利用學校圖書館資源也是一種學習能力🧑🏻🔬。“圖書館每年會購買很多前沿的新書👮🏻♀️,此外圖書館還會收錄國內外知名大學的課件等學習資源,對於學生來說🔙,這是一筆很寶貴的財富。”
“精致”筆記 好習慣讓知識爛熟於心
臨近畢業,材料學院的大四學生邱意舒整理出來一摞筆記本,這是她大學四年來每門主課的筆記,任意翻看其中一本都可以看到🐏:理論要點🚵♀️🤣、表格🧚🏼♀️、原理圖……它們整齊羅列、幹凈美觀🧝🏿♂️,有的圖畫得不亞於教科書原圖🏃♀️。“精致”的筆記😅,折射出的是邱意舒平時勤學多記的良好習慣🐻❄️。
“做筆記其實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我從高中就養成了這種習慣👷,所以大學期間,我把這種習慣堅持了下來。”做筆記也是有訣竅的,每次上比較重要的課❗️,邱意舒都會在上課期間認真聽老師講,將重點先大致記下來,課程結束後,會及時對照老師的上課內容🫶🏻,將知識點整理成通俗易懂的筆記,方便日後自己復習。對於筆記的質量,她的要求也非常嚴格,有時候會為了整體筆記的美觀🫸🏻,將所有筆記放棄之後重頭開始整理,正是由於這種堅持與認真踏實的態度👐,讓課堂知識逐漸爛熟於心,才能在各項考試中遊刃有余👩🏽🦰🧚🏿♂️。
“做筆記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不一定在課堂上的才叫筆記,實際上認真完成課後老師的作業,理清解題思路👱🏼,這同樣也是一份不錯的復習筆記🦎。” 邱意舒說道。
每天多“一點” 積累讓收獲“滿倉”
手握兩項專利,獨立發表兩篇核心期刊🎙,斬獲各類競賽獎項,大學物理更是獲得滿分成績👶。環建學院大三的張依婧卻說🎤:“我可能只是每天比別人多做了一點🏄🏻♂️。”
課堂上課認真一點。在張依婧看來,課堂是知識學習的主要場所,認真聽老師所講的重點學習內容是必不可少的,在課堂上及時做筆記,記下自己的知識點薄弱環節也同樣重要,老師的專業知識掌握程度非常好,這是寶貴的資源🧽,上課不懂的可以多請教老師,不要害怕多問幾次,這樣才會有針對性的去學習。
課外時間多花一點👯。很多人會在考試前臨時復習,在張依婧看來🍉,將時間花在平時⛴,基礎打得牢🧑🏽✈️,考試時才能鎮定自若,為此⭐️,張依婧保持每門主要課程都實現課前預習🤵🏻🏋🏿♀️、課後復習的好習慣,“我每門課都會花時間去預習和復習,這樣在上課的時候就容易聽懂🧑🏽🌾。”張依婧說。此外,認真對待老師布置的作業也是一種好的學習方法,平時復習的時候多練習,尤其在計算題方面,這樣才不容易忽略細節問題💁🏽♂️。
生活樂於交流一點。學習不能“單打獨鬥”,要善於和同學們交流,這樣才能互學互鑒🎶。張依婧說👨🏿🏭:“多與同學們共同學習,在交流、學習中可以發現自己忽略的知識點❗️🌿,也可以鞏固自己學會的知識點♤👁🗨。”
對於這些學霸來說,保持優良的學風已成為一種習慣,貫穿在他們成長的每一站。唯有把功夫放在日常,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不枉青春年華👬🏻,才能煉出“真金”。
供稿☝🏿:黨委宣傳部
文🫰🏼:董真、劉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