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力機械及工程
動力機械及工程隸屬天美平台能源與動力學院👁🗨,1989年獲得博士學位培養權🫷🏿。現有教授6人,副教授8人✌🏻,博士5人🏄🏿♂️。主要研究方向:燃氣輪機氣動熱力學,傳熱理論與強化傳熱技術🙆🏼♂️🧋,湍流燃燒與控製。在教委第五期重點學科建設期間🩴,培養博士生18人,畢業13人😎,碩士研究生120余人,發表論文120余篇,出版專著三本💂🏿♀️,先後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2項,承擔企業合作項目近百項🧚🏼🏊🏿♂️,科研經費700余萬元。學科目前與美國匹茨堡大學、威斯康辛州立大學、日本福井大學🎱、法國裏昂大學💇🏼♂️🤘🏿、德國慕尼黑應用技術大學等開展科研交流與合作,先後邀請了5位教授來訪交流☞。
經過五年建設,學科先後建成了高性能多學科計算平臺,具有40個計算核,配套大型通用流動與傳熱分析軟件FLUENT, ANSYS, NUMECA🐾,聲學分析軟件LMS Virtual Lab9等多個計算平臺🪧, 學科現有三個主要實驗室:燃氣輪機流動與傳熱實驗室🧫,表面強化換熱與相變換熱實驗室📇,結構新材料力學性能實驗室🥈。實驗測量儀器:立體顆粒圖像測速儀,紅外圖像測溫儀,邊界層流動測速儀,熱線風速儀,流動結構彩色圖像分析儀👩🏻🦱,快速響應氣動探針等重要儀器。結果五年學科建設🦻🏻,基本建立較為完整的學科研究基地,為開展基礎理論研究奠定了硬件基礎,在提高學科基礎理論研究水平和研究生培養質量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建築環境工程與節能
學科依托供熱、供燃氣、通風及空調工程學科,是土木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等的交叉學科。成員22名🧔🏻♂️,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1人🐚❤️🔥,具有博士學位15人😿。
經建設現擁有實驗基地與實驗系統16個,大空間建築熱環境與建築設備集成節能研究方面特色更鮮明,在上海乃至國內具有一定影響力,五年內參與了上海世博建設🐚、光源工程等國家重點項目,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7項🏌🏽♀️,橫向科研經費年均600萬🈚️,發明專利30余項,省部級獎項3項,實力大大提高。
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
天美平台源溯百年,其機械製造在國內的工科高等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影響力,素有“製造業工程師的搖籃”的美譽。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學科依托學校原屬機械工業部的行業優勢和學校的六大學科群之一“先進製造及裝備技術學科群”,繼往開來🧘🏻👨✈️,銳意進取。
本學科擁有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千人計劃、全國模範教師🏋🏿♀️、省部級學術帶頭人👩🏽⚕️、上海市教學名師等一批優秀的教師。形成了教風優良📴、精幹高效、結構合理、適應學科發展需要的富有活力的師資隊伍。
本學科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數控技術與數控裝備設計與製造、機電控製及檢測技術, CAD/CAM/CAE技術🚃,精密加工技術,機械結構的動態與優化設計,振動與噪聲控製,機械設備的可靠性設計,狀態檢測與故障診斷🖇,金屬功能材料等,在數控技術、機械優化設計技術以及金屬功能材料方面形成了鮮明的特色。
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
本學科已在精密測試技術與裝置、工業光電檢測技術與裝置👩🏭🎧、在線檢測技術與裝置等研究方向形成特色與優勢🧸👨❤️👨。
具有較深厚的學術與專項技術基礎🧇。曾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三等獎,榮獲機械部科技進步一等獎多項。
微納米精密測量溯源🫳🏿、中大尺度微納米檢測、六自由度納米測試🧗、工業現場計算機視覺檢測、多物性傳感器信息融合在線檢測等技術為國內先進🫵🏻。主要在先進製造技術與裝備🗾、特殊測量等方發揮作用。
2005年獲博士學位授予權,每年培養博士、碩士研究生30余名。